-
認識同理心《校園目擊者》國小桌遊教學實施成果

-
黃任湘潔 高雄市旗津區 中洲國小
- 玩桌遊的過程中,其實很常聽到小孩抱怨說某某某為什麼要這樣、某某某不合群等等的話語,此時就要介入處理並提醒他們要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不管是中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學會尊重別人的選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艱難課題。「培養同理心」是預防和解决霸凌問題的關鍵之一。它有助於建立更加友善和尊重的學習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夠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對待。

在《校園目擊者》桌遊進行之前,透過公視影片:下課花路米《同理心大考驗──老師!同學欺侮我》讓學生了解同理心、霸凌、以及該桌遊課程的目的。在觀賞同理心的影片後,也帶著學生討論當自己、當同學遇到這樣狀況,會怎麼做或可以怎麼做。也帶著學生一同討論有哪些行為看似好玩,但實際上對他人而言是真的好玩嗎?還是會有不舒服的感受呢?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迷思,再將這些迷思拿出來跟全班一起討論,透過這樣的激盪讓孩子去釐清心中的疑慮。桌遊進行前,教師可先透過公視兒紹教育資源網提供的桌遊教學引導投影片帶學生熟悉牌卡功能及用途,並且讓他們試玩兩次之後,再正式進行遊戲。在講解過程中,雖然一再強調要尊重同組成員的選擇,但玩的過程還是會聽到某幾組的孩子抱怨同組成員的選擇,此時,我與導師只能再次提醒孩子尊重別人的選擇。 桌遊結束後,再次與學生討論玩桌遊的過程,遇到什麼困難,那如果在真實的校園生活中,又會怎麼處理呢?雖然答案大同小異,但學生們至少知道哪些行為確實會造成他人的不舒服。
一開始決定讓三年級嘗試這款桌遊,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冒險。因為在研習過程和拿到桌遊後,發覺這款桌遊比較適合高年級學生(遊戲設計是提供高年級以上學生使用),但當初會選擇中年級的學生是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認識何謂霸凌?何謂同理心?當遇到什麼狀況時,可以怎麼處理、可以怎麼運用周邊的資源進行求救等等。也還好有桌遊前導動畫─小廷的故事,與公視影片下課花路米《同理心大考驗─老師!同學欺侮我》的引導,至少讓學生可以更清楚哪些行為其實會造成他人不舒服或者難過的感覺。
玩桌遊的過程中,其實很常聽到小孩抱怨說某某某為什麼要這樣、某某某不合群等等的話語,此時就要介入處理並提醒他們要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不管是中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學會尊重別人的選擇,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艱難課題。即便是寫學習單,也是會出現很多不一樣的聲音,這時必須介入處理甚至調解。在這樣的過程中,讓我不禁思考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機會是可以跟別人合作甚至是學習如何尊重別人。繼續延伸的話,當他們出現意見分歧的時候,如何處理不同的意見呢?
因此,「培養同理心」是預防和解决霸凌問題的關鍵之一。它有助於建立更加友善和尊重的學習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夠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對待。如果未來還有機會,會想運用到四-六年級,不同年級激盪出來的火花又會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