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都動起來

吳曉函 新市國小

人權教案的設計理念希望培養學生的人權意識和價值觀,以及啟發他們對於平等、尊重和公義的理解。高年級學生對於身份認同和人權意識的價值觀逐步建立,因此,希望透過故事、遊戲和討論,讓孩子們能夠深入了解人權的概念,並在實際情境中體驗它們的重要性,此外,教案的設計也包括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權利和責任,並學會以尊重和同理心對待他人,在了解平等、正義的原則後,能在生活中實踐,成為尊重他人、捍衛正義的社會公民。
吳曉函 新市國小
人權教案的設計理念希望培養學生的人權意識和價值觀,以及啟發他們對於平等、尊重和公義的理解。高年級學生對於身份認同和人權意識的價值觀逐步建立,因此,希望透過故事、遊戲和討論,讓孩子們能夠深入了解人權的概念,並在實際情境中體驗它們的重要性,此外,教案的設計也包括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權利和責任,並學會以尊重和同理心對待他人,在了解平等、正義的原則後,能在生活中實踐,成為尊重他人、捍衛正義的社會公民。

學習目標

  • 了解人權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 認識自己身為個人和社會成員的權利
  • 讓學生認識到他人也擁有與自己同等重要的權利
  • 讓學生了解人權問題,鼓勵他們可以改變與行動

活動一、什麼是人權
播放公視《青春發言人|欺負我年紀小嗎?兒童人權》影片,藉由影片引導學生思考什麼是「人權」?兒童應該要有人權嗎?到底「兒童人權」是什麼?教師向學生介紹人權的概念,例如權利、尊重和平等,並與學生討論,為什麼人權對每個人都很重要,讓學生了解其意義和重要性。

活動二、同理心大考驗
討論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人權問題,例如不公平待遇、表達自我意見等。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體驗,和同學討論關於自己的權利,分享他們經驗背後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對自己權利的認識。播放《下課花路米|同理心大考驗》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遊戲,分享自己對他人權利的理解,並思考如何尊重和支持他人的權利。

活動三、校園目擊者
播放引導動畫《校園目擊者|國小版 小廷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若你是小廷的同學,你會對他伸出援手?還是對小廷的求救信號視而不見呢?接著教師講解桌遊規則與注意事項,並將全班分成六組,學生實際體驗玩《校園目擊者》桌遊。

活動四、「權」都動起來
遊戲結束後,每組討論遊戲中發生的情境是不是校園中常見的,如果自己遇到或是目擊到會怎麼應對。全班一起分享今天學到有關兒童權利的內容,思考如何將所學應用在生活當中,未來如果遇到類似情況,要如何行動,才能支持兒童的權利。

教學心得
透過引導、影片,加上桌遊的方式,讓學生用輕鬆的方式理解嚴肅的人權議題,課程實施後發現,桌遊玩法與規則需要預留更多時間講解,可以藉由示範,邊玩邊講解,學生較容易理解。「校園目擊者」桌遊符合學生生活經驗,學生玩起來特別有感,透過不同情境的狀況,也可以觀察出不同個性的學生面臨情境所做出的抉擇,也透過團體的討論,激盪出不同的火花,比起最後的輸贏,學生好像更在意翻牌後所抽到的情境,對於情境有許多的討論與想法。透過本次的教學,學生大致都能理解基本的人權的概念,並認識到自己個人和社會成員的權利,同時也鼓勵學生藉由自身可以做到的事情,願意有所行動。

✍🏻關注人權議題嗎 [點我看更多人權教案]
👀人權相關影片看這裡 [點我看更多人權影片]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