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你的「言」之力

陳彥文、姜孟瑩 臺北市立大理高中國中部、臺中市鹿寮國中

海涅在《法國的現狀》中曾提到「語言的力量,大到可以從墳墓喚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變成巨無霸,把巨無霸徹底打垮。」以誇張的文字刻畫出語言所擁有的巨大威力與影響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人際衝突的發生即是在溝通中受語句中文字的鼓動,挑起心中的憤怒與衝動,導致許多本可避免的爭執發生,甚至成為校園霸凌的開端。
陳彥文、姜孟瑩 臺北市立大理高中國中部、臺中市鹿寮國中
海涅在《法國的現狀》中曾提到「語言的力量,大到可以從墳墓喚醒死人,可以把生者活埋,把侏儒變成巨無霸,把巨無霸徹底打垮。」以誇張的文字刻畫出語言所擁有的巨大威力與影響力,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人際衝突的發生即是在溝通中受語句中文字的鼓動,挑起心中的憤怒與衝動,導致許多本可避免的爭執發生,甚至成為校園霸凌的開端。

學習目標

  • 透過《我可能不會傳情》和教師經驗分享,學生能發現文字、語言的正負面影響力
  • 透過學習我訊息的表達方式,學生能使用我訊息的表達方式,回應生活中所面臨的情緒
  • 透過小組討論、反思活動,學生能培養尊重、同理且友善的溝通技巧與態度

教學流程

活動一:《我可能不會傳情》
請學生寫下被人講過而印象深刻的句子,無論正向負向皆可,收回後隨機發給學生,並讓收到的學生寫下如果是自己被說了這句話,會有什麼樣的心情、想法等。

活動二、《阿義的故事》
透過真人真事案例,讓學生看見阿義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遭遇的攻擊和傷害,引導學生思考平常我們無意間說的話也可能對其他人造成很深的影響,也請學生寫下如果有機會鼓勵阿義,會對阿義說哪些話。

活動三、《熊熊與阿姜》/《我訊息,我最行》
透過熊熊與阿姜即學生自校園中常見的日常互動,讓學生認識我訊息,並實際練運用我訊息回應生活中的溝通問題,並認識你訊息與我訊息的差異。

活動四、《向言語霸凌say NO!》/《溝通總複習》
帶學生認識霸凌相關知能,並試著從不同角色的面向思考行為背後的原因,透過4F反思回顧並引導學生反思此三節主題課程之內容。

教學心得
(一)學生的在意與教師的在意間難以平衡
由於此教案仍較偏向情意的部分仍佔多數,且課堂中仍有許多部份鼓勵學生能夠抒發自身感受,然而在課程實施後會發現,有時候學生提出的答案,反而是教學者無法接受。
如進行《我可能不會傳情》時,當學生抽到具攻擊性且教學者認為非常惡劣的句子時,有少數學生會認為「沒什麼」、「嗆回去就好」等方式回應,教學者就會再進一步與學生對話,但反思後會覺得有時候也許學生真的認為沒什麼,抑或是在其家庭經驗中本來就常在這些言語中度過,若透括課堂開啟學生對這些話語的敏銳與在意,對於學生真的是好事嗎?因為我們也很清楚在學生處於國中階段,大部分還是需要倚賴照顧者提供經濟上的協助,學生要於現階段,即便是合理的建議與仍是很難與之抗爭,那這樣讓學生之後都對於這些語言有意識,會不會反而是種痛苦呢?
(二)學生能夠從自身實踐 才是關鍵
學生許多語言上攻擊的行為,常是出自於同儕間的習慣與次文化,在課堂的練習中能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內心仍溫暖且能夠把話說的溫暖的,也願意好好善用文字的。
為此,課堂中有與學生分享,雖然你可能會覺得別人都這樣惡言相向,為什麼自己就要以德報怨?但若是每個人都這樣去思考,那只會不斷的惡性循環。為此,雖然課堂結束後可能無法改變大環境,也可能用了這樣的方式還是與人衝突了,但唯有建立下正確的概念,並努力貫徹,方有機會影響身旁更多的人,環境的氛圍才能有機會改變。

檔案下載

留言區

Copyright © 202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訂閱頻道 小幫手